论文《浅谈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二维码
13
关于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导语: 学习拼音,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解决听说的问题,而是解决阅读的问题。借助拼音,学生就能认识生字,加快识字的步伐。学会汉语拼音并借助这个工具,就能认读拼音部分的词语、经典著作中的有拼音的注解,自学生字。虽然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这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拼音 策略与兴趣 识字与阅读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拼音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借助拼音,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认识一些生字,但对自已不了解的生字词,可借助拼音,学会查字典了解字义;帮助阅读。因此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拼音这一重要的识字工具,更有责任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努力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课标”中有关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建议,我觉得汉语拼音的教学应该以兴趣贯穿始终,在汉语拼音教学时,关注以下几个策略,相信汉语拼音认知、书写的正确率都会有所提高。 一、多活动策略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趣味故事或创作一些带童趣的儿歌帮助记忆。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应努力贴近低年级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多样化的活动,寓汉语拼音的教学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教学中我采用了各种比赛辅助教学,收效匪浅,最有效的有一下两种: (1)歌谣说诵比赛。说诵歌谣是低年级儿童特有的爱好和本领,琅琅上口的歌谣,常常是儿童口中的“甜点”,咀嚼得津津有味。我们可以根据复习的需要,引用和编写一些有针对性的歌谣,组织开展说诵竞赛活动.如:b p m f的表音表形辨识强化记忆,可以编成这样的歌谣:帆船冲浪 b b b ,小猴推车p p p ,兔采蘑菇m m m,手扶拐杖f f f。比如帮助学生正确标调,我开展了标调歌谣赛:有a别放过,没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再如,教学j q x和v相拼时,我编了歌谣帮助学生牢记拼写规则:小v小v真有礼,见了j q x脱帽敬个礼。 (2)音节拼读擂台。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比赛,我们可以利用打擂台的办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达到帮助孩子们练习拼读,提高拼读速度的目的.可以做成声变韵不变,声不变韵变的台历式拼音翻读学具,巧用思维定势,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拼读技能。打擂时,可以选用两本同样的台历式学具,边翻动边大声拼读,看谁读得快,读得正确,胜者为擂主。也可以采用单人计时的方式,谁翻读得又快又正确就是新擂主。 二、多游戏策略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能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参与到学习过程,探索、内化新知识,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许多教师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简便易行的游戏,多用这些游戏,可以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可以让孩子们对所学的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了拼音,巩固了拼音技能。游戏已经成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得力助手和帮手。而下面的两个游戏也是行之有效的。 推箱子游戏。学生刚刚接触两拼音节时,拼起来十分困难,机械重复的朗读,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比较差。制作小教具运用到课堂上,把音节拼读过程以活动教学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死的书本“动”起来,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习效果,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例如教学b-a→ba时,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声、韵相拼,是个重难点。于是我准备了两个大小适当的纸盒。在一个纸盒上的一个面上写上b,另一个纸盒的四个面分别写上a的四声。教学时,先找两个小朋友上台,分别出示b和a,然后让两个孩子推着纸盒,使两个纸盒相碰撞。学生在推纸盒过程中,所有学生小声跟着推动的速度念“b-a→ba”。游戏活动使学习活动简明、有趣,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十分有效。 “摘果子”游戏。在汉语拼音学习开始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教室的后面“种下”一棵大树,随着学习的进程,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学会的拼音,做成自己喜欢的果实挂在大树上。进入复习阶段后,让学生将自己学过的“声母果”和“韵母果”摘下来拼成“音节果”,再将这些“音节果”放在自己的“拼音果实筐”里,看谁摘的果子多。 三、多运用策略 拼音字母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 枯燥的死记硬背虽然能够记住,但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实物或图片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将抽象字母具体化、形象化,枯燥学习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字母“f”“t”的形有不少学生容易混淆,教学时可把“f”画成一根拐棍,突出拐棍的上面部分,记“t”的形时,展示一模特图片,上面的一横就像模特的胳膊,竖弯就像模特的身体和影子…… 汉语拼音本来就来自于实际生活,我们学习汉语拼音时,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相结合,这就是要让学生多实践,在使用汉语拼音的实践中,使所学的拼音本领得到巩固和提高。也只有通过这样,才是真正的掌握。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汉语拼音和识字结合起来。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和要求,边学拼音边识字。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需要,选择一些常用字,让学生用汉语拼音来拼读识记。当然,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识这些字就可以了,不可以拔高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能够识字、增加识字量,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的拼音技能日益熟化,两者相得益彰。 总之,汉语拼音的学习,以趣为先,以读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再根据图画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最后结合自编手指操、顺口溜、自编儿歌等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总之,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味为有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故事儿歌、图片实物创设情境,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特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拼音。 |